沖繩的信仰文化

沖繩的信仰文化

沖繩獨特的文化背景中也包含了先人們世代相傳的信仰

從琉球王國時代延續至今的神聖儀式,再加上與中國、日本等周邊地區的交流所引入的元素,塑成了今日沖繩的傳統信仰文化。

家中的守護神:火神Hinukan

火神 hinukan

在沖繩,人們敬奉火神,視其為家宅的守護神。家家戶戶的廚房內都會設有代表火神的三塊石頭或香爐,作為供奉之所。

火神被認為是家庭的守護神,守望著家人的健康與平安。沖繩的家庭裡,主婦會供奉米、水、茶、酒、花木、鹽給火神,祈求家宅安穩、家人健康。此外,在旅行、結婚、搬家、升學、就業等重要時刻,人們也會向火神祈禱,以求順利平安。

火神在每年歲末也有一個重要的角色——向天上的神明報告家中一年的的種種事情。火神的信仰不僅侷限於個別家庭,在村落中的舊家、位於當地的Noro殿內(琉球王府公認的地方女祭司住居)、傳統地方行政辦公處,甚至首里城正殿內,都能見到火神的存在。

崇敬祖先

向祖先致敬的蒙面舞者

在沖繩,祖先崇拜是精神信仰的重要核心,這不僅加強了與過去的聯繫,也確保了家族的安寧。家中的佛壇供奉著祖先牌位,作為與逝去親人的連結。

其中一項重要的傳統儀式是「清明祭」,於春季舉行。家族成員會齊聚祖先的墓前祭拜,以表達敬意。

另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「盂蘭盆節」,這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。雖然其習俗受到了中國與日本文化的影響,但沖繩的盂蘭盆節融合了當地獨特的元素,例如「Eisa太鼓舞」,這是一種充滿活力的舞蹈,用來敬奉祖先的靈魂。

在八重山地區,盂蘭盆節期間還會舉行名為「Angama」的傳統活動。在這項習俗中,人們相信來自陰間的老公公與老婆婆,會帶著隨從拜訪家家戶戶,向佛壇前的祖先致意。他們還會透過舞蹈和輕鬆詼諧的問答互動,與圍觀的民眾交流有關死後世界的問題。

透過這些傳統,如祖先牌位的供奉、清明祭、盂蘭盆節的Eisa太鼓舞,或是八重山的Angama,沖繩人與祖先保持著深厚的精神聯繫,並相信這份羈絆超越生死,綿延不絕。

聖地:御嶽和拜所

齋場御嶽 三庫理

在沖繩的村落中,分布著許多被稱為「御嶽(Utaki)」和「拜所(Uganju )」的神聖場所。這些場所有些是村落創始的家族,或世代傳承的守護神所居住的地方,有些則是傳說中外來神靈降臨的地點,或與神女、英雄的故事有所關聯。此外,也有一些御嶽與農作豐收、漁獲豐盛或航海平安等信仰息息相關。

在御嶽與拜所,村落的重要祭典與儀式都會舉行祈禱。有些御嶽或拜所因為神聖性極高,僅限女性神職者才能進入。

御嶽在琉球王國的信仰體系中也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。例如,「齋場御嶽(聖地)」便是琉球王國最高神女——「聞得大君」舉行即位儀式及祈禱國運昌盛的聖地。

Niraikanai(神靈的國度和樂園):海洋彼岸的神聖領域

齋場御嶽 久高島

從齋場御嶽(聖地)向東眺望,可以看到久高島。傳說中,這座島嶼是琉球創世神——阿摩美久所創造的,被視為古代琉球起源的重要聖地之一。

在沖繩,人們自古以來相信,特別是太陽升起的東方海域,存在著神靈所居住的理想鄉「Niraikanai」。傳說中,這個神聖的領域居住著神靈,為沖繩人帶來豐富、好運和農業繁榮的祝福。久高島流傳著一則故事,據說有一個隨著海流漂至島上的壺,裡面裝著五穀的種子,因此久高島及其對岸的沖繩本島東南部,也被認為是琉球農耕起源的重要地點。

此外,在八重山群島夏季的豐年祭,以及結願祭期間,豐饒之神——「彌勒神(Miruku神)會從Niraikanai降臨,為人們帶來豐收的祝福。

跨文化對神聖傳統的影響

獅子形狀的石製雕像

沖繩的精神實踐深受長期文化交流的影響,特別是與日本和中國的文化交流。其中一個例子是「彌勒神」,這位與豐饒相關的神靈,源自佛教的「彌勒菩薩」,並且受到中國「布袋和尚」的影響,布袋和尚以帶來好運著稱。

具有代表性的「沖繩招福獅」雕像,通常守護在屋頂和入口,源自中國的守護石獅。據信它們能夠保護家宅免受邪靈侵擾,這些石獅通常成對擺放。

此外,來自中國的信仰「石敢當」也具有強大的驅邪作用,常被設置在T字路口等煞氣易集結的地方,以保護村落和家庭免受災厄。

每年舉行的「海神祭」,源自中國的龍舟競賽,祭典中會舉辦沖繩特色的龍舟比賽,祈求航海安全與漁獲豐收,同時也寓意著從NiraiKanai帶來的豐饒。

隨著時間推移,這些外來的文化影響與沖繩傳統融為一體,創造出獨特的精神景觀,至今仍深刻影響著沖繩的文化。

本文章撰寫過程中,承蒙石垣 直教授協力。
石垣 直教授,沖繩國際大學綜合文化學部社會文化學科教授,文化人類學專家。